
News Center
信息詳情
農業機械化為農機行業提供發展良機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10-14 10:45
- 訪問量:
我國今年農機購置補貼為175億元,比上年增加20億元,如果按照1:3.35的歷史拉動比例測算,今年將拉動農機需求760.64億元,相當于2010年農機工業總產值2838.1億的26.8%。因此,相關上市公司有望從中獲益。
3月16日,農業部印發了《關于加快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的意見》。3月21日,農業部和財政部印發《2011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》。我們認為,國家對農業機械化生產的扶持力度將不斷加大,農業機械產業有望迎來一個較快發展時期。
我國農業機械化尚處中級階段
農業機械是指在作物種植業和畜生產過程中,以及農、畜產品初加工和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機械。我國農業機械工業經過50年的發展,已經形成了包括16大類、104個小類、3200 多種產品的完整工業體系。1978年,我國農機工業總產值僅為50多億元,2010年農機工業總產值為2838.1億元,32年間增長了約45倍。從2004年中央政府開始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開始,7年間中央財政共投入354.7億元的農機購置補貼,累計拉動農機需求1541.7億。
根據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評價標準,將農業機械化發展分為初級階段、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。國外發達國家于20世紀60-70年代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。我國農機化尚處于中級階段,各項農機化指標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。按農業開展的工序來看,我國機耕機械化水平高于機播和機收。按種植對象看,糧食作物的機械化水平普遍高于經濟作物,主要糧食作物中小麥的機械化水平為最高,水稻和玉米的機械化水平較低。
農業機械化政策頻出
3月16日,農業部印發《關于加快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的意見》,提出了全國水稻生產機械化的發展目標:力爭到2015年種植機械化水平達到45%,收獲機械化水平達到80%。東北地區、長江中下游單季稻區率先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。此次意見的各項目標和先前制定的《全國水稻生產機械化十年發展規劃(2006-2015年)》大致相同,但略有改動。
2011年農業部確定了五個方面的農機化發展重大目標任務: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2個百分點,達到54%左右;水稻栽植機械化水平提高3個百分點,達到23%;玉米機收水平提高5個百分點,達到30%以上;完成深松整地面積14830萬畝、新增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1500萬畝、新購機農民100萬人。
3月21日國務院在河南省許昌市召開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出席會議并講話?;亓加裰赋?,要強化保護支持政策,增加糧食直補、良種補貼、農機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。
3月21日農業部和財政部印發《2011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》,旨在推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,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,保障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,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效應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繼續覆蓋全國所有農縣(場)。
農業部提倡農機生產企業采取直銷的方式直接配送農機產品,減少購機環節,實現供需對接。擬開展試點的省份要認真研究,周密考慮,科學設計,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,報農業部、財政部審定后實施。據悉,2011年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規模175億元,有望比去年增加20億元。
農業機械化對相關行業影響
水稻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,目前種植面積達到4.5億畝,總產量超過1.8億噸,種植戶1.5億戶,約占我國糧食種植面積的30%、糧食總產量的40%和農戶總數的60%。然而,我國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依然很低,其中水稻栽插機械化嚴重滯后,是糧食生產機械化中最薄弱環節。2010年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為58%,機種水平只有20%。 根據農業部規劃目標,未來5年水稻耕整地機械化水平穩定提高,其中收獲與種植機械化水平每年持續提高3-4個百分點,種植機械化水平每年持續提高4-5個百分點,相關機械將最大化受益。
2008年以來,我國插秧機保有量穩步提升,年新增保有量增長率保持在20%-30%之間。根據機種水平和對應的插秧機保有量計算,不考慮折舊因素,如果要實現農業部制定的機械化種植水平,2011年和2015年保有量分別要達到約37.95萬臺和74.95萬臺,2011年-2015年新增保有量為41.25萬臺,是當前保有量的1倍多,對應年復合增長率為17.5%。在考慮折舊因素的情況下,由于插秧機一般更新周期為6年左右,如果要實現農業部既定的目標,則2011年-2015年我國插秧機的銷售量總數將達到60萬臺左右,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%左右,接近2010年增長率。
我國水稻機收水平2010年已經達到60%,稻麥聯合收割機保有量為84.5萬臺。按照當前機種水平和對應的機保有量計算,不考慮折舊因素的情況下,要實現農業部2015年機收水平80%的目標,“十二五”期間需新增保有量28.17萬臺,年復合增長率為6%。如果考慮折舊因素,由于聯合收割機的更新周期一般為7-8年,則2011年-2015年,我國稻麥聯合收割機的銷售總量將達到61.61萬臺左右,年復合增長率約13%以上,高于2010年和2011年增長率。
2008年-2010年,中央累計補貼插秧機和稻麥聯合收割機14.2萬臺和14.7萬臺,分別占其新增保有量的82.56%和82.72%。中央相應投入補貼資金14.4億元和36.3億元,分別占當期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4.43%和11.17%。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宗錦耀在2011年全國水稻生產機械化工作會議上表示要加大對收割機、插秧機等的補貼力度,補貼資金重點向水稻主產區傾斜、向薄弱環節傾斜。我們認為,保守估計今年中央對插秧機和稻麥收割機的補貼資金為7.75億和19.55億,帶動插秧機和稻麥收割機銷量為7萬臺和7.92萬臺。樂觀估計,考慮到相關政策傾斜,未來中央對收割機和插秧機的比重將有所擴大,水稻種收機械銷量會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。
我國2004年開始對農機進行補貼,從開始的7000萬到2011年的175億,增幅約為249倍。2004年-2010年7年累計安排中央財政資金達到354.7億元,帶動了地方和農民的投入約1187億元,中央投資拉動比例達到1:3.35。如果按照這一比例計算,2011年中央補貼政策將拉動農機需求達到760.64億。
我們認為,我國未來對農機的補貼強度仍有提高空間。相對于國內接近2000多億元的農機銷售額,175億元的補貼強度不算高。當前我國的補貼標準為價格的30%,單機限額不超過5萬元,而國外發達國家的農機購置補貼率為60%,日本、韓國對于農機購置補貼都達到50%的水平,除此之外還有政策性優惠貸款。
A股農機類上市公司分析
目前我國和農業機械相關的A股上市公司比較少,并且主要集中在發動機領域,直接受益于農業機械補貼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研股份(300159,股吧)(300159)、吉峰農機(300022,股吧)(300022)。
新研股份的主要產品為自走式玉米聯合收獲機、青貯飼草料收獲機和動力旋轉耙。目前公司的銷售以新疆為主,三類主要產品在新疆市場的占有率均在80%左右,在國內市場上的占有率分別在20%、30%、30%以上。2010年公司主要產品銷量大幅上漲,營業收入達到2.53億元,同比增長99.89%。我們認為隨著公司募投項目的逐漸投產,公司在農業機械領域將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。吉峰農機是國內最大的農機連鎖公司,主營業務為各類傳統農機、載貨汽車、農用工程機械、通用機電產品等現代農業裝備的銷售以及售前、售后服務。我們認為相比于新研股份,《關于加快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的意見》和農機補貼對公司正面影響更大。2009年,公司補貼類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82.72%,補貼資金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33.83%,分別提高了9.04%和7.94%。上市之前,四川地區收入占公司收入的81%,2009年上市之后,公司加大了省外擴張力度,輻射省份達到18個,2010年公司在東北地區的銷售規模占總收入的約30%,四川地區下降到41%。
來源:機電商情網
行業新聞 INDUSTRY NEWS
相關新聞 RELATED NEWS
聯系我們
九方泰禾國際重工(青島)股份有限公司
地址: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驪山路157號
郵 編:266500
公司電話:0532-86109366
銷售電話:0532-86106079
售后電話:4008118566
傳 真:0532-86109366
九方泰禾國際重工(青島)股份有限公司 頁面版權所有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 許可證》編號:魯ICP備20029462號 中企動力 青島